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肿瘤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例,该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主要有:
01肿瘤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
02肿瘤药理与个体化治疗
03肿瘤信号转导与靶向药物
04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研究
05恶性肿瘤发病及转移的分子标志
06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
07EB病毒致癌机制的研究
08肿瘤靶向药物
09肿瘤信号传导和细胞周期调控
10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
11肿瘤免疫逃逸与细胞免疫治疗研究
12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
13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理
14肿瘤的分子病因学及基因治疗
15肿瘤基因治疗
16肿瘤病理学
17靶向治疗分子机制
18肺癌靶向治疗
19乳腺癌综合治疗
20食管癌的个体化治疗
21肺癌分子分型研究
22炎性器官功能损害的机制与防控方法
23卵巢癌诊治
24妇科肿瘤诊治进展
25妇科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
26头颈肿瘤诊断治疗的基础研究
27膀胱癌动脉化疗
28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新型药物研究
29肾癌的微创外科治疗
30恶性肿瘤放射生物学行为
31鼻咽癌分子指标的预后
32鼻咽癌筛查指标的评价
33肿瘤转移机制
34肿瘤纳米靶向治疗机制研究
35血液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36胶质瘤综合治疗基础研究
37鼻咽癌综合治疗
38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分子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2、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肿瘤学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肿瘤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专业特色
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肿瘤学无疑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个桥梁。肿瘤研究的主要方向在产生的原因及根治,这几乎覆盖医学基础和临床的绝大多数领域,其中与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中医药学、放射学和临床的工作尤为密切,同时也涉及许多其他学科如物理、遗传学等。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方向(01、02、03、04、05、06、07、08、0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6西医综合
方向(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6西医综合
复试专业课:
肿瘤学
(注:以上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研究方向 | 01肿瘤内科学(全日制)02肺癌早期诊断(全日制)03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全日制)04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全日制) |
招生人数 | 113(学院) |
考试科目 |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2②201英语一 03③723基础医学综合或725生物医学综合 04 |
参考书目 | 723 基础医学综合:《生理学》(第九版)朱大年主编,卫生部规划教程;《病理生理学》(第三版)王建枝、钱睿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5+3)使用教材;《病理学》(第三版)陈杰、周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5+3)使用教材。725 生物医学综合:《生物化学》(第七版)查锡良、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a1 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5a4 肿瘤学:《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六版)石元凯 孙燕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备注 | 招生人数为学院拟考试招生人数(含非全日制),不含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最终考试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进行相应的增减。接受医学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
招生年份 | 总分 | 政治 | 英语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2020年 | 310 | 50 | 50 | 175 | -- |
2016年 | 300 | 50 | 50 | 165 | -- |
2015年 | 300 | 50 | 50 | 175 | -- |
2014年 | 295 | 50 | 50 | 160 | -- |
2013年 | 295 | 50 | 50 | -- | 170 |
2012年 | 310 | 50 | 50 | 180 | -- |
在过去数年中,艾滋病、SARS、禽流感乃至最新的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都对中国公共卫生领域构成巨大挑战。然而,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以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或者说非传染性疾病),却正在成为更主要的长期威胁。今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公布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人类最为致命的“杀手”。其中,恶性肿瘤位于首位。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对肿瘤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一)人们健康观念发生改变
如今,人口老龄化、吸烟、环境污染以及城乡差异等多重因素,都是中国不断攀升的癌症死亡率的“肇事者” ,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食道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已经成为各癌症高发地区的主要恶性肿瘤类型。人们谈癌色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健康状况的检查与预防,长期以来,中国将本就有限的卫生资源过度集中于晚期癌症的治疗,而忽视癌症的预防,这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无疑需要更多的肿瘤预防方面的人才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癌症防控是最终趋势,毕业生需要深化自己
美国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首先归功于控烟等预防措施的推行,其次是癌症的早期发现,然后才是治疗技术的进步等因素。此经验和教训可供中国借鉴 ,中国各地肿瘤医院大多收入可观,但癌症防治的人才却流失了。肿瘤的发病机理和作用机制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是肿瘤学领域任务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认,在可怕的恶性肿瘤面前,人类的挑战是巨大的,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社会需要优秀的专业领域人才,去创新,去突破,因此,医学领域,尤其是肿瘤方向的毕业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大众,乃至整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