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学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领域较年轻的一所院校。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9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建校19年来,山西中医学院恪守“求真”校训,秉承“职责、规范、严谨、效率”教风和“诚信、精进”学风,坚持“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办学之路。现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5个专业和中医学(医学英语方向)、中医学(医药信息管理方向)、针灸推拿学(英语方向)、中药学(中药分析方向)4个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医、药、针、管、护等专业门类基本齐全,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开展各种医疗技术服务和专科培训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规格培养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教育基地,是山西省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的中心。
学院始终紧抓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要点,教学、科研、医疗建设成绩斐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分别为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院级重点学科4个,分别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和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3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中药化学、针灸学实验室被评为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目前学院图书馆藏书38.16万册,同时学院在网络应用平台建设方面,先后建设了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校园网的应用服务有dns、www、mail、数字图书馆等,覆盖了管理、教学、科研、医疗、对外服务等各个方面,是山西省中医药信息中心。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另有教学医院7所,实习医院5所,中药专业生产实习基地8个,满足了不同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健康成长。现有专任教师287人,其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65人;硕士以上学位154人,占教师总数的53.66%。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荣获“山西省教学名师”称号,3人被授予“山西省模范教师”称号,2人被授予“山西省高校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称号。7人被兄弟院校聘为博士生导师,34人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规划教材的主编、编委;14人担任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的编委等。
学院把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各项工作的龙头,实施学科发展战略,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0万元支持重点学科的发展,还多方争取学科建设经费。经过5年建设,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汇聚科研队伍,构建学科基地。院实验中心累计投入2126.4万元建设实验中心,建成了14个教学实验室,8个科研实验室,其中中医学基础、中药制剂实验室技术已成为“省重点实验室”,中医学基础、中医临床基础、针灸推拿、中医药基因表达技术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行开放式服务,是各学科科学研究的共享平台,并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基地。
我院自2001年与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至今硕士联合培养单位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单位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硕士培养学科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学科有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等,累计培养硕士65人,博士12人。
我院拥有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针灸推拿学三个硕士授权点,2009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0名。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动了科研项目和水平的提高,目前我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项目21项,累计获得国家级课题研究经费1300多万元,是全省第一家获得国家发改委中药专项的单位,山西省卫生系统国家级项目、经费最多的单位。
目前,全院科学规划发展蓝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调动一切力量为创建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的中医药大学,成为省内先进国内靠前的高校而努力奋斗。